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對語文的興趣?現如今語文科目越來越受到關注,甚至有“得語文者得天下”這樣的話語被人們廣泛認同,因此家長們也是要多多關注孩子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要從小培養,也要有好的方式引導。這里分享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啟蒙教育從童謠入手。這個很重要,孩子的求知欲很強,呀呀學語的時候就可以結合當地的兒歌童謠教孩子,這些土生土長的童謠,朗朗上口,有趣生動,容易學,孩子也喜歡。有些家長會覺得地方民謠太土氣,而拒絕讓孩子學,這是愚昧的觀點。阿呆認為,地方民謠是孩子的"文化初乳",是學習漢語文化的較佳切入點。
二、從識字開始,不要局限于書面的,街道上的門頭、字號、標語等,可認讓孩子認字,并講解有些字的意思,實際生活中認字,比書本上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更有趣。孩子也更樂意學。
三、表達能力的培養。孩子三四歲時,就要培養表達能為,家要誘導。例如,看見一只狗,要問他們:狗狗是什么顏色的,可不可愛?為什么可愛??;蛘哂錾夏硞€場景,要問:幾個人,都是什么樣的人?他們在干什么?
四、在培養表達能力的同時,其實觀察能力也得到了培訓,但觀察能力是持續的一輩子的事。這是個由淺到深,由表面到思想的過程。小時候可以讓孩子對大自然、小場景觀察描述,注意抓住特征和變化,例如低年級時,季節的特點,變化。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就要讓孩子觀察自然,觀察一些細節變化。大一點了,可以是觀察場景和人的表情變化,如何抓住場景和人物的特點。
五、前四個做到了。恭喜你了,你的孩子語文基本沒問題了,也肯定有興趣了。就進入較關鍵一個環節了,綜合了一一作文。孩子的第一篇正式作文重要。阿呆就是小學第一篇作文被老師表揚貼在教室,從而愛上寫作的。既然孩子的觀察和表達都沒問題了,家長只需要幫孩子解讀作文題目,引導孩子怎樣去思考就行了,寫出一兩篇好的作文,并得到認可后,恭喜你,以后了,孩子也喜歡作文了。
六、文言文。看似得難,其實很簡單。這里阿呆強調一個很重要的事:孩子從小遇上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讓孩子查字典。這個習慣需要養成。文言文無非是字不認識,意思不懂,一個字一個字地查字典,從單字到句子,弄懂了,意思就明白了。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孩子自然就不怕文言文了,甚至會愛上文言文。另外,從小對三字經丶弟子規等要背頌,要理解。從中一些古文的意思和表達方式都是潛移默化的。
七、這里面較關鍵的就是家長的引導。孩子要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小時候簡單的閱讀,童話故事什么的,家長要給講解,讓孩子懂得里面的意思,講解過程要生動有趣,讓孩子覺得越短是件很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