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完成作業是個好習慣。從一年級開始,就要讓孩子養成這個好習慣。低年級養成好習慣,以后就好辦了。那么,家長如何養成孩子主動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
1.做好陪伴者。
主動完成作業是個好習慣。從一年級開始,就要讓孩子養成這個好習慣。低年級養成好習慣,以后就好辦了。
所以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要做一個孩子寫作業的陪伴者。當然要注意這個度,陪伴而不是監工。
心理學上有個觀眾效應,也就是說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如果有大人在場,孩子寫作業的主動性會比較強,完成的效率也會大大的增強。
注意大人只是陪伴,千萬不要打擾孩子,不要跟孩子說話,打擾孩子的注意力,更不能嘮叨,讓孩子厭煩。
2.在寫作業的時間上達成共識。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聊一聊,具體到什么時間吃飯,什么時間寫作業,什么時間睡覺,規定出大概的時間。
既然規定好了,大家都應該遵守,盡量不要破壞這個時間。
到了該寫作業的時間,孩子就會主動去寫作業,這時候家長要對孩子這種主動行為給予表揚。
有時候孩子會容易先看會兒動畫片或者是想跟你小伙伴玩,而到了該寫作業的時間沒有寫作業,家長就要及時的督促他。不要因為一點兒事情就破壞了寫作業的規定時間。
當然,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剩余的時間有孩子自由支配,家長不要再給孩子布置額外更多的任務了。
3.家長做孩子的榜樣。
到了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家長也應該有自己的任務,例如讀書或者是忙點兒工作上的事情,而不要進行娛樂活動。在學習上給孩子做出榜樣,讓孩子也能安安靜靜的主動的去寫作業。
家長的身教重于言教。孩子較看重的是你在做什么,家長是怎么做的,這比家長嘮嘮叨叨的說要管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