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都面臨者這樣的問題,孩子學習發展不均衡,強科弱科相差較大,雖然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但還是會希望孩子能夠發展,應該怎么辦?
首先,孩子的學習同性別沒有的關系。所謂男孩子文科不如理科學得好,可能在部分孩子身上存在,不是普遍規律,因此不必為這個說法困惑。
作為孩子的父母,可能需要了解多元智能這個概念。1993年,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出版過一本學術專著《多元智能》,智商測驗方法才受到挑戰。加德納認為,支撐多元智能理論的是個體身上相對獨立存在著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和知識領域相聯系的八種智能。這八種智能分別是:
言語一語言智能。是指聽、說、讀和寫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并與人交流的能力。
音樂一節奏智能。是指感受、辨別、記憶、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包括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
邏輯—數理智能。是指運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現為對事物間各種關系如類比、對比、因果和邏輯等關系的敏感以及通過數理運算和邏輯推理等進行思維的能力。
視覺一空間智能。是指感受、辨別、記憶和改變物體的空間關系并借此表達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現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和空間關系的敏感以及通過平面圖形和立體造型將它們表現出來的能力。
身體一動覺智能。是指運用四肢和軀干的能力,表現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于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自知一自省智能。是指認識、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現為能夠正確地意識和評價自身的情緒、動機、欲望、個性、意志,井在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交往一交流智能。是指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表現為覺察、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并據此做出適宜反應的能力。
自然一觀察智能。是指個體辨別環境(不僅是自然環境,還包括人造環境)的特征并加以分類和利用的能力。
這八種智能獨立而又平等,每個人的智能結構是不一樣的,比方說有的孩子對數字敏感,對解題特別有興趣,這一類孩子就屬于數學邏輯智能比較發達;有的孩子對解字謎感興趣,對于優美的句子記得特別牢,愛讀好文章,喜歡講故事,這一類孩子就屬于語言智能發達;還有的孩子身體協調性、柔韌性好,善于表演或運動,就屬于身體運動智能比較發達。
教育家陶行知說: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達到心的深處。
充分地了解孩子,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與別人不同,就像成千上萬的人當中不可能有兩個人的眼睛完全相同。對于孩子的問題不要急于下結論。
我們的教育建議是:
1、了解孩子,這是教育和培養孩子的前提。只有了解孩子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了解孩子,是指父母親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點。就智力特點而言,由于每個孩子的腦型是有區別的,智能的發展都不是均衡的,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不同的腦型決定著一個人不同的智能發展方向。如果父母覺得在了解孩子方面存在困難,可以求助于學校或者相關的教育機構,測試孩子相關的智能。父母要通過尋找智能的較佳點,發現孩子的潛能,使孩子的腦型和他學習方向、研究目標相吻合。
2、找到孩子的智能的較佳點,并重點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孩子有著自己的長處,這需要他自己和家長一起來發現,而如果發現了,這就要把這個長處擴大增強,讓它逐漸成為孩子的一種競爭力,這也是孩子自信心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