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在今年五月份宣布采用新高考3+1+2模式,其中要求考生在物理和歷史中二選一作為考試科目,也就是說選擇了物理其他科目的選擇都可以按照理科大類區分,選擇了歷史就按照文科大類劃分,3+1+2高考模式想對比3+3靈活度小,但是相對保護了物理科目被選擇的比例,但是作為省3+1+2模式下的第一屆高中生,他們要選擇較適合自己參加高考的科目來說是有難度,如果選擇了物理、生物和地理三門科目有什么優缺點嗎?
從個人的角度來談一談物理、地理、生物三門組合到底好不好:
一、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物理、地理、生物三門組合是較優組合。不僅能夠降低高考的難度而且也能夠選擇大量的。如果在新高考當中,考生選擇棄考物理,那么大學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熱門都不能報考。比如目前比較火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都要求考生高中階段需要選擇物理科目。因此,在物理與歷史兩科當中把基調定位理科,在報考上就有性的優勢。只要選擇物理,其他科目按照自己較優勢組合,就是較好方案。
二、在高考當中,生物、地理兩門科目屬于相對較簡單科目。盡管實施“3+1+2”方案的省份沒有公布全體的選科比例,但是已經采用“3+3”方案高考省份公布的數據來看,生物、地理兩門科目是在新高考選科當中較受大家歡迎。選科比例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很多人說選擇物地生三門不好,無非就是因為選擇理科方向沒有去選擇化學,那么在嚴格意義上不能夠算的上理科。但是,新高考選科我們要的是能夠報更多,自己能夠擅長而且又得的科目。
在新高考當中,大多數高校都沒有對化學提出特別的要求,只是對物理提出要求。很多人都說新高考選科,把化學科目置于死地。從大學對選科要求來看,確實如此。比如南開大學、天津大學2021年在省的招生選科要求上,只要求考生選擇物理,部分有附加條件。比如南開大學的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要求考生在化學、生物兩門當中選擇一門考試。如果讓大家選擇,肯定優先選擇生物科目,畢竟生物難度相比化學要小很多很多。而且選擇生物的基數比較大,選擇化學的基數比較小,在賦分的時候肯定是基數大的群體占據優勢。
例如湖南省也是采取“3+1+2”省份的高考,長群中學作為湖南四大高中學校之一,公布首批新高考選科比例,考生選擇物理、地理、生物的組合比例位居第四。要知道長群中學是湖南省較好的高中之一,都有那么多考生選擇物地生三門組合,說明三門組合的優勢是很大的。如果把比例放到全省范圍之內,選擇物理、地理與生物三門組合的比例能夠占到前三名以內。因為,地理、生物考生基數大,賦分相比其他科目具有優勢,一些化學不是特別厲害的考生,肯定會放棄化學調整到文史類當中的地理科目。
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選擇了物理、生物和地理相對來說是較合適的組合了,從以后可以選擇報考的大學和參加高考的難度來說都比較適合!